互联网、创新要素流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79个地级市层面的考察Internet, Innovation Factor Flow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279 Prefecture-level Cities
杨风召;李威;
摘要(Abstract):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为探讨互联网对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路径和内在机制,整理了我国279个地级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维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测算得出了我国城市层面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对互联网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互联网对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在中介效应模型下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地区创新资本流动继而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但是创新人员的流动并未对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创新要素流动;中介效应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生态优化研究”(19BJY10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服务业数字化促进江苏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2EYA004)
作者(Authors): 杨风召;李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11):3-20.
- [2]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1):4-14.
- [3]马茹,罗晖,王宏伟,等.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7):60-67.
- [4]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2):66-73.
- [5]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65-76.
- [6]张蕴萍,董超,栾菁.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99-115+175.
- [7]李宗显,杨千帆.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21(7):10-19.
- [8]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7):31-43.
- [9]ALMEIDA P,KOGUT B.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obility of engineers in regional networks[J].Management science,1999,45(7):905-917.
- [10]刘和东,刘繁繁.要素集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绩效的黑箱解构——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1(11):1960-1969.
- [11]陈婧,方军雄,秦璇.交通发展、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基于高铁开通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4):20-34.
- [12]王宏鸣,陈永昌,杨晨.数字化能否改善创新要素错配?——基于创新要素区际流动视角[J].证券市场导报,2022(1):42-51.
- [13]任会明,叶明确,余运江.城市网络与创新要素——基于银行网点构建城市网络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1(5):44-54.
- [14]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9(7):119-136.
- [15]张昕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模式演化研究[J].经济学家,2019(7):32-39.
- [16]孙祁祥,周新发.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40-149.
- [17]宋晓玲.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7(6):14-25.
- [18]夏显力,陈哲,张慧利,等.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2-15.
- [19]李晓华.数字经济新特征与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机制[J].改革,2019(11):40-51.
- [20]HEO P S,LEE D H.Evolution of the linkage structure of ICT industry and its role in the economic system:the case of Korea[J].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2019,25(3):424-454.
- [21]昌忠泽,孟倩.信息技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6):39-50.
- [22]何冬梅,刘鹏.人口老龄化、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3-20.
- [23]张腾,蒋伏心,韦朕韬.数字经济能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J].经济问题探索,2021(1):25-39.
- [24]李强,韦薇.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研究[J].软科学,2019(5):117-122.
- [25]施炳展.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16(5):172-187.
- [26]TADELIS S.Reputation and feedback systems in online platform markets[J].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2016,8(1):321-340.
- [27]卓乘风,邓峰.互联网发展如何助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基于出口技术升级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9(6):102-114.
- [28]王俊,陈国飞.“互联网+”、要素配置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技术经济,2020(9):61-72.
- [29]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7):174-187.
- [30]郑万腾,赵红岩,陈羽洁,等.技术扩散能否成为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研发要素流动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21):56-63.
- [31]董小君,石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要素及时空差异——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4):52-61.
- [32]茶洪旺,左鹏飞.信息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评论,2017(1):80-89.
- [33]王曙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变革[J].中国金融家,2013(12):95-96.
- [34]卓乘风,邓峰.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问题探索,2018(5):70-79.
- [35]侯纯光,程钰,任建兰,等.科技创新影响区域绿色化的机理——基于绿色经济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8):250-259.
- [36]师博,张冰瑶.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9(3):19-27.
- [37]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 [38]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4):1401-1418.
- [39]王钺,刘秉镰.创新要素的流动为何如此重要?——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7(8):91-101.
- [40]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8):5-23.
- [41]NUNN N,QIAN N.US food aid and civil confli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6):1630-1666.
- [42]HANSEN B 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34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