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毅;石书合;
在垂直创新模型中引入吸收存款并分配信贷的银行部门,分析金融发展、创新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均衡状态下金融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使用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金融发展、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且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时金融发展的作用有所差别;金融发展在外商投资水平高、政府支出水平低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低的环境下,对创新研发的作用更加明显;创新研发行为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创新研发作为中介变量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有必要推进金融改革进程,调整外商投资规模,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研发的中介作用,实现金融发展赋能经济增长。
2022年06期 No.238 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陈丽娴;
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势必会引起企业业务结构变动,进而促使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发生调整,那么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人员构成和工资差距的影响如何?利用Wind和CSMAR数据库,采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人员构成和工资差距的影响以及中间传导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制造业服务化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员占比,降低了生产和销售人员占比;(2)制造业服务化提高了员工薪酬,降低了前三名高管薪酬并缩小了企业内部的工资差距。机制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通过提高技术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员占比,以及降低生产和销售人员占比来缩小工资差距。因此,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步伐有利于缓解工资差距这一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2022年06期 No.238 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杨风召;李威;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为探讨互联网对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路径和内在机制,整理了我国279个地级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维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测算得出了我国城市层面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对互联网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互联网对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在中介效应模型下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地区创新资本流动继而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但是创新人员的流动并未对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2022年06期 No.238 4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