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明;陈晶;徐晓莉;朱富显;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是我国现阶段的首要工作之一,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基础。鉴于此,以2010—2022年我国地级市与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稳健赋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信息渠道、外部交易成本渠道与企业资源配置渠道是其三条重要路径。拓展分析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强化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边际影响;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发展,益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多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东部与市场竞争较强的地区。
2025年02期 No.252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王昊;曹颖轶;刘文;
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的县域经济增长效应是关乎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07—202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对县域经济数量增长与经济效率提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通过加快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农业经营规模作为调节变量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相互替代,该政策在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的县域发挥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政策效果方可充分发挥。
2025年02期 No.252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潘海岚;闫伟男;刘贤铤;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倡议的实施为应对中国产业的技术升级转型、创新能力提升等提供了重要思路与策略。基于2008—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空间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虹吸效应,可以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有抑制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产业效应在“一带”与“一路”沿线城市、城市产业类型、城市发展类型方面存在差异性。第三,在作用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开放发展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推动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人力资本层面的虹吸效应和开放发展层面的溢出效应,并且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明显强于开放发展的溢出效应。
2025年02期 No.252 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 金晓雨;沈妮;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否通过价格机制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匹配企业税收调查与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据,采用零膨胀泊松回归检验碳价水平和波动对控排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上升和波动性下降显著增加了控排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量,碳价水平和变异系数每上升一个标准差,控排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量分别增加89.8%和降低16.2%。这种影响仅限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而对非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无显著影响,且仅限于控排企业,未发现对非控排企业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碳价上升和波动性下降导致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增长,来自控排企业减少使用污染技术的生产规模,增加了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
2025年02期 No.252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