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章龙;乔均;
"十二五"期间,国家已把"都市圈"作为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规划内容,意味着都市圈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带、城市群等空间形态将成为我国区域新一轮发展的主要载体。但是,我国都市圈发展也面临升级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民生福祉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手段,由此预示着面向"十二五",南京都市圈应该把民生福祉作为南京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2014年04期 No.18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白先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国或地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借鉴世界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和谐共进。
2014年04期 No.18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范毅;潘征宇;
"乡财县管"制度作为国家缓解基层政府财政压力的重要举措,施行至今已逾十年。由于在具体实施中,"乡财县管"制度利弊共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将通过对该制度在某些地区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客观分析评述该制度的利弊,并对该制度的现实走向提出一点建议。
2014年04期 No.18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孟瑜;张俊萍;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美丽与毁灭》对二十世纪初兴起的消费社会和消费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了小说"消费场"中资本分布和惯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出,经济资本直接影响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而惯习则间接引领消费的实践活动。论文通过这一剖析,展现了小说中人物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证明了在有着多重斗争和利益冲突的消费场中,上层阶级寄希望通过消费来维持自己的身份以及下层阶级期盼通过消费来进行身份建构的愿望是不可行的。
2014年04期 No.18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郑自立;
"韩流"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韩国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历程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化"、"法治化"、"产业化"、"创意化"、"先进化"等五个重要历史时期。本文分别从这五个历史时期回顾与探析了韩国文化治理现代化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创新重点,并总结了其中对我国目前文化治理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几点主要经验。
2014年04期 No.188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蒋建梅;吕丽娜;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江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传播主体暂时还处于职业化和政治化阶段;传播内容定位精准度不高,创意指数仍有提高的空间;传播渠道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长尾"媒介。提出了应对措施:扩大传播主体,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精英的力量、在苏外国友人的力量;建构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网络,将江苏民间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影视业、本地民俗活动、地标建筑及街区装饰进行创意性结合;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准确定位目标受众。
2014年04期 No.188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胡燕;
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面临着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健全、创意不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等诸多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国际大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本文借鉴美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2014年04期 No.18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张凯;
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层次,其核心是文化。传统民间造物艺术所包含的自然观、器物观、人际观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内核,并与当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适度设计、高情感满足和人格化设计等设计理念遥相呼应,且意义更加深广。研究传统民间造物艺术的文化内涵,对于拓展和丰富当代设计理论,提升反思水平情感化设计品质,推进中国本土化设计风格的形成,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4年04期 No.18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