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为付;张文武;
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着下行压力加大、创新动力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风险隐患,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近年来,江苏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引领动力强劲,落后产能逐步淘汰,重点行业提档升级,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层次仍然偏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成果转化短板明显、制度创新尚需突破等问题。突出精准支持,增加有效供给;强化市场机制,削减低效产能;培育创新优势,倍乘驱动效应;深化制度创新,去除发展障碍等是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应对之策。
2016年04期 No.200 14-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唐祥来;刘晓慧;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供给效率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四阶段DEA方法,估计2005—2013年间我国省际公共服务PPP供给效率水平。研究表明:在控制外生环境变量影响后,2005—2013年间我国公共服务PPP模式供给效率均值较低且差异较大,波动范围为0.371~0.705,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且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数量大幅增加。因此,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重视投入引导与支持,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西部地区积累PPP项目开发经验,增强累积投资效应,同时切实提高政府能力,提升公私合作效率。
2016年04期 No.200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原小能;郑文明;钟懿婧;
本文分析了我国1978—1992年、1993—2001年、2002—2013年三个阶段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发现了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之后利用偏离—份额法得出了在三个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数据。本文发现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内部,即来自内生增长效应,而第二产业表现最为突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流动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结构红利"现象,但是这些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又有很大不同,即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016年04期 No.200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刘倩;朱民武;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不过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融资融券将提升股市流动性。本文基于沪深市场个股交易数据得出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流动性要显著高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对于个股流动性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主要体现为融资买空对流动性的提升作用,而融券卖空对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此外,融资融券交易事件日前后个股流动性的对比结果显示:融资融券交易推行后,个股的流动性水平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之后应继续完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促进融资和融券业务均衡发展。
2016年04期 No.200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毛泽盛;李鹏鹏;
次贷危机后,构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统一框架被提上日程,而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日益被一些学者视为解决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非一致性的新途径。以修正的庇古税模型为出发点,结合近30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经济数据,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可以提供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它有利于构建稳定利率体系,进而促进宏观审慎金融监管。
2016年04期 No.200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孔小伟;
利用中国2003—2011年银行业宏观数据,运用Deep and Schaefer(2004)的流动性转换方法,构造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影响因素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规模扩大、盈利水平提高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信用风险和资本充足率提高不利于银行流动性创造;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创造能力;通货膨胀上升、银行集中度提高不利于银行流动性创造。
2016年04期 No.200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