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长流;司怀涛;
政府环境规制水平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但环境规制也会通过研发投入方式与路径选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所构建的关于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之间的理论模型,刻画了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2008—2017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水平、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对研发投入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而研发投入变动速度也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但对GDP中第二产业占比影响不显著。除此之外,理论模型及实证结果也表明,环境规制和研发投入会对生产要素的产业间转移及工资水平产生不同影响。政府部门在进行环境规制时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制,同时积极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
2020年02期 No.222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 陈景华;王素素;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省际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基于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科学分析和刻画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根据空间偏微分方法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非均衡问题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全国和四大区域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多极化分布的趋势,绝对差异在扩大;服务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贸易开放度、城镇化水平和财政支出等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区域内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人均GDP、服务业增长、对外投资和人力资本产生显著的区域间负向溢出效应。
2020年02期 No.222 2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 朴胜任;
以2007—2017年的商业银行数据为基础,应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并探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6家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远低于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效率;(2)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改进态势,国有银行的GML指数高于股份制银行,但在部分年份出现了变化,从GML的分解来看,全要生产率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3)专利数量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无显著影响,业务创新和不良贷款均对经营效率呈现负向影响,存贷比和资产规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商业银行而言,一是要转变原有的以追求利润为导向的理念,注重追求经营效率;二是要更加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三是要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四是要严守风险底线,把握好利润和风险的平衡。
2020年02期 No.222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 王宏勇;冯佑帅;
随着中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碳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其与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以深圳碳排放权、沪深300能源指数和大庆原油的收益率序列为样本数据,运用多重分形分析法研究我国碳排放权市场、能源股票市场和原油市场波动的动力学特征、市场风险大小以及交互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三个市场的波动均存在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且碳市场的多重分形性强度大于能源股票市场和原油市场的多重分形性强度,意味着碳市场的风险大于后两个市场的风险。此外,证实了三个市场之间的交互相关性在不同时间标度下呈现出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还发现,能源股票市场与原油市场的相关性最强,而碳市场与其他两个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2020年02期 No.222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4K]
- 田洪刚;刘亚丽;
中国OFDI对GTFP提升是否具有驱动作用,通过何种路径驱动及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等问题亟待厘清。首先系统阐述了OFDI通过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两大中介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然后构造了包含两个独立中介的中介模型,最后采用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OFDI分别经由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两大路径显著促进了GTFP的提升,其中,产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小于技术进步中介效应。在区域层面,OFDI提升GTFP的路径则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OFDI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中介效应提高GTFP,东部地区直接效应不显著,中部地区直接效应大于中介效应。西部地区OFDI主要通过完全中介效应化提升GTFP。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加大OFDI输出量,充分发挥其中介效应;精确研判区域差异,因区施策;优化和完善产业结构。
2020年02期 No.222 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 陈丽丽;郭少宇;
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对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企业作为配置资源的微观主体,其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一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基于多产品异质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深入探讨融资约束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改善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现途径。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会显著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并且这一结论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地区企业、不同贸易形式企业、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企业中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机制检验中,融资约束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集中度来降低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
2020年02期 No.222 9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