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 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的同群效应及其经济影响

    张永峰;雷建;路瑶;

    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同群行为对居民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并讨论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同群行为对居民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证明在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特别是对于男性居民和城镇居民而言,风险金融市场中的同群效应表现更加突出。作用机制在于:同群行为能够缓解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的信息不对称,为居民提供非正规信贷支持,扭转居民的风险态度从而促进居民的风险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研究发现,同群行为不仅提高了居民高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比重,同时有助于提升风险金融市场的收益率。此外,数字平台能够放大居民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中的同群效应。最后,同群行为提高居民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资金来源既有自身的预防性储蓄也有外部借贷资金。研究结论为破解中国居民的“有限参与之谜”提供了新视角。

    2024年05期 No.249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 弹性退休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

    史明霞;陈立人;王君艳;

    当今世界人口问题日趋严重,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面临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在长期人口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当前进入人口发展的新时期;同时,还面临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人口逐渐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这两个因素迅速加重了现有养老体系的负担。参考已实施弹性退休政策的OECD国家的相关安排,立足现有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入老年人退休决策因子,模拟中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并确定相应的经济动态均衡状态。通过调整模型中各政策参数,探究老年人退休决策对经济增长和福利差距的影响机制。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未来应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进一步推行结构性减税和结构性调整养老保险缴费率。

    2024年05期 No.249 11-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

  • 补贴能否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绩效: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宋建;胡学萌;邵蔚;

    提高先进制造业创新绩效是实现先进制造业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渠道,也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借助2012—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先进制造业企业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政府补贴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异常样本、采用Tobit模型及工具变量检验等进行分析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贴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人员投入及缓解融资约束渠道提高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中型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补贴的提升效应更大。研究结论为政府补贴政策对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效用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益启示。

    2024年05期 No.249 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如何牵引企业数字技术创新?

    李剑培;胡哲力;廖桂铭;李文秀;

    在数字化浪潮中政策引擎如何引导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仍缺乏有力的经验证据。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和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有利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弱化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推动效果更为明显,体现了政策缩小数字鸿沟的功效;而对于治理能力较强的优质企业,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有效性得以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并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率。研究结论为政策赋能企业数字创新能力提升以及促进数字经济长效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2024年05期 No.249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金融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绩效

    刘琳;赵海旭;王洪伟;

    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且数字化转型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并且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商业信用水平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企业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机遇,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带来了启示,也为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4年05期 No.249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法学研究与公司治理

  • 董事对股东出资义务存在监管瑕疵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邱睿;

    公司资本是公司得以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股东出资是公司资本的唯一来源,因此作为公司受托人的董事应对股东出资负有监督义务。通过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实践中仍然存在董事履行催缴义务的责任类型不明、判断标准缺失、责任承担方式不明等诸多监管瑕疵,应进一步明确董事应对公司承担的责任类型、确定董事违反催缴出资义务的相应责任并应用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期为完善该制度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249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价值-选拔-培养-保障”视角下党政人才后备军的管理优化——以江苏省名校优生政策为例

    朱萌;关信平;

    党政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后备人才的选拔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选调生和人才引进是两种主流的党政后备人才招录方式,并不拘囿于传统的公务员招考模式。对选调生和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整合分析,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的人才政策,也能为人才招录和培养提供一般性建议。江苏省名校优生政策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性,但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困境。构建全过程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管理分析框架,以江苏省名校优生政策为例,对其实施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措施,继而为党和国家选拔培养优秀青年干部提供理论借鉴。研究发现,构建高质量名校优生政策体系需从价值、选拔、培养、保障等四个维度统筹规划,结合本省实际与发展目标,以期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政策体系。

    2024年05期 No.249 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 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绿色双元创新的中介效应

    龚军姣;邱旋;徐扬;

    双碳目标下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式的高质量发展是重要议题。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绿色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碳交易市场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市场通过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双元创新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突破式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要强于渐进式绿色创新。调节效应表明,市场竞争和法制保障正向调节绿色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碳市场的价格及规模存在正向关系,且价格上升更能刺激企业突破式创新行为,规模扩大则驱动企业进行渐进式创新。研究结论丰富了碳交易市场的微观影响研究,为释放市场活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2024年05期 No.249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石虹;余少龙;

    数字化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并且,这一推动作用在国有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媒体关注在这一实现路径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均能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上述结论为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2024年05期 No.249 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 工业机器人应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

    郭金花;常帅文;焦嶕;

    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绿色创新赋能效应,是关乎制造业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重要议题。选取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在非国有、高科技及大规模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作用路径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能通过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绿色治理结构、研发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媒体关注的“聚光灯”效应增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且区分高管特征发现,在无政治背景高管和有环保背景高管所在企业中媒体关注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企业抓住智能制造发展契机并发挥媒体关注的绿色创新治理效应具有重要启示。

    2024年05期 No.249 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