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 数字基础设施与产业链韧性:微观机理与实证检验

    纪玉俊;方璠;

    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立足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从塑造产业链基础和加强产业链关联两个角度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产业链韧性的微观机理,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该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深化专业化分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1)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链供给侧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2)在不同产权属性、规模、要素密集情况、市场导向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中,在不同资源配置环境下,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发挥着差异化的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数字基础设施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2025年03期 No.25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大数据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减排”与“增效”

    姜浩;邓峰;

    大数据作为蕴含巨大经济价值的新型生产要素,能否破解“环境污染”和“效率低下”的双重困境仍有待深入验证。借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战略实施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大数据发展影响城市污染排放与能源效率的总体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能够减少城市约1.8%的污染排放,提升城市约4.7%的能源效率,实现了“减排”与“增效”的双赢目标。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资源型城市和高市场潜力城市下辖的试验区,以及较晚获批和地处东部地区的试验区,大数据发展实现了污染减排与效率提升的双重收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促进数字化人才集聚三条路径助力城市实现“减排”与“增效”。研究结论揭示了数据要素在绿色发展中的价值创造作用,表明中国特色的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是实现环境保护与效率提升的有效举措。

    2025年03期 No.253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赋能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基于数据交易平台的准自然实验

    何涌;高旋;

    在数据交易平台兴起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2009—2023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在抑制企业劳动投资过度和劳动投资不足的行为上。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资源效应、委托代理效应以及内部治理效应是数据要素市场化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提升效应在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竞争性行业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好的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参考价值,也为政府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制定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政策提供了启示。

    2025年03期 No.253 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

    吴代龙;

    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变,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共同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引擎。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新质生产力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其作用不仅通过直接途径实现,更通过提升新质生产力发挥了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在不同区域和城市类型中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沿海城市、大城市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作用更为明显。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和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53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

  • 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陈会茹;郝云宏;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基于中国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降低企业战略差异度、加速数字化转型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要协同战略导向、技术实施和内部治理,疏通人工智能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多个渠道,以全方位吸收技术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以下因素均影响人工智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转化,分别为:股权集中度、分析师关注度、行业竞争程度、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区市场化水平、城市规模。研究结论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优势的融合及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2025年03期 No.253 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张再杰;杨瑞;陈珈;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应对全球风险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数字赋能效应三个效应机制实现。实施创新型城市政策的试点城市在受到外生不确定冲击后,产业链的韧性与非试点城市相比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在普通城市显著,而在中心城市不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提升产业链韧性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而且为政府后续试点政策改革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2025年03期 No.253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帮助之手”还是“煽动之手”:信息消费与企业“脱实向虚”

    王仁祥;高娇娇;

    信息消费是重塑消费结构、激发产业升级潜能的重要引擎。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基于A股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驱动了我国企业金融化,加剧了企业“脱实向虚”。(2)信息消费通过数字金融和金融化的“传染效应”两条路径推动企业金融化。(3)信息消费的企业金融化驱动效应在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和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4)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促进企业金融化的同时加剧了经营风险、提高了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消费转型“红利”,缓解“三重压力”、防范信息消费发展带来的金融资产泡沫风险,促进制造业企业回归本业、聚焦主业提供依据。

    2025年03期 No.253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数字经济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 不同产业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效应研究

    刘西涛;孙远宏;闵泽凡;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依旧严峻的背景下,利用2013至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特别是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效果最为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第一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改善作用显著,但在第二产业中效果尚不明显。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数字经济通过减少政府干预来改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传导机制。这不仅为理解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旨在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No.253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供应链数字化、数字空间虚拟集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王旭;赵沁娜;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不仅深刻改变了企业运营模式,也催生了以数字空间虚拟集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基于中国200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因果推断。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显著促进数字空间虚拟集聚水平的提升。第二,供应链数字化主要通过加速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间接推动了数字空间虚拟集聚的发展。第三,数字空间虚拟集聚水平的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第四,上述效应在东部地区、高技术行业以及大城市规模的样本中表现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数字时代产业集聚的新动因和新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2025年03期 No.253 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促进还是抑制?

    谢海娟;吕一凡;杨程;徐枝荣;

    在数字化加速推进与宏观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可能出于自利动机采取“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这或许会损害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即企业韧性。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长短期影响。研究显示,“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对企业韧性的短期促进和长期抑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竞争性的环境、中小规模的企业中,“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长短期影响更明显。进一步运用舞弊三角理论研究表明,诱发“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行为的因素包括压力因素和合理化因素。其中,压力因素是外源性数字化同群压力和内生性融资压力,合理化因素是管理者短视。减弱其不良经济后果的因素是机会因素,即完善内部治理和加强外部监督。研究结果为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韧性和抑制“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5年03期 No.253 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