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亢;
本文运用系统论探讨了经济效益范畴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属性,认为经济效益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结构因素和质量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率,形式表现为从总产出中排除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因素作用而得出的单位数量的投入生产要素所能提供的产出。经济效益的自然属性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人类需求无限同资源有限这一矛盾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进程的一般要求;经济效益的社会属性既是某一社会利益的表现,也是某一社会关系的体现,又是实现某一社会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
1994年02期 No.6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 钱飞跃;叶邦银;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按比例综合平衡地发展。但现实生活中,地方利益不服从整体利益,本位主义普遍存在,各地盲目铺摊子,搞大而全小而全,争项目争投资一哄而上已不是偶一为之的事。在十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整个经济生活总是反复受到经济过热、投资膨胀和结构失衡的困扰。经过几次整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推动总需求膨胀和结构失衡的内力依然存在,各部门、各地区利益不一致的矛盾依然尖锐。笔者认为,没有找到融合这些矛盾的方法,不管怎样"完善"的计划都不能克服经济失衡的周期性困扰。
1994年02期 No.6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崔勇;
<正> 市场经济是以"自由、平等、效益、公平"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自由、平等、效益、公平"精神就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基本精神,并应贯穿于整个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法律之中。据此,对回扣问题加以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一、回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什么是回扣?根据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回扣是在商品或劳务交易中,由卖方从卖得价款中退给买方单位或买方代理人的款项。概括起来,回扣主要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1、回扣发生在
1994年02期 No.6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侯立军;
<正>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曾多次出现过热发展,而每次"高涨",都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收缩"和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是遇到了"基础瓶颈"的制约。"基础瓶颈"的存在,导致了我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剧烈的周期波动状态,也对粮食商品流通构成了严重的障碍,如不尽快减缓或消除,势必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一、"基础瓶颈"的现状
1994年02期 No.66 14-1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高适之;乔林选;于向阳;
<正>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下称郑州市场)自1990年10月12日开业迄今已有三年。三年来,从现货批发市场起步、逐步向期货市场发展,实现了两次飞跃,开始形成现货、期货两种机制共存,两种交易并行的格局。现货市场的成功运行,期货交易的健康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行了超前大胆的尝试,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开创了一条新路。实践证明,国务院试办郑州市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迈向市场经济的成
1994年02期 No.6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林肇基;
<正> 今年1月1日,浙江省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富阳县实践一年来,市场活跃,人心安定,国有粮食企业已先后推向市场,各种经济组织纷纷参与粮食经营,整个粮食市场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这只是向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在生产、流通、体制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一、农民应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市场经济体制下,应侧重于流通,由流通来决定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近几年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粮食商品生产一直滞后,计划经济体制
1994年02期 No.66 2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汤标中;
<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和系统化。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订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这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市场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趋势。粮食行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笔者认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粮食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1994年02期 No.6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镇江市政府研究室粮食问题课题组;
<正> 粮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得时间最长、最死的农产品;粮食行业又是一个大产业。去年4月1日,随着我省粮油经营价格的放开,粮油产品已真正还原为市场经济中的商品。这一重大改革,无情地把粮油商品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一齐卷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同时,这一改革也给我市粮食战线的万名干部、职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粮食行业面对新的情况、新的形势,采取新的举措转换经营机制,争取新的发展。
1994年02期 No.66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姚维章;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特别是今年4月起,粮食价格和经营放开以后,国有粮食企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真接影响粮食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不能等闲视之。笔者认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国有粮食企业走向市场,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本文着重对粮价放开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理顺关系,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作一些粗浅探讨。
1994年02期 No.66 31-3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朱兆基;
<正> 粮食价格与经营放开后,在同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所有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挑战都是非同寻常。但相对而言,县以上和地处城市的单位,由原来代表国家向居民有计划分配销售粮食的机构,变成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企业,情况比较单一,又有较为宽广的市场环境,因而较易改造生存发展的道路。县以下地处乡镇的农村粮管所,由于承担职能和市场环境等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在同市场经济的接轨过程中,情况复杂,普遍呈现阵地萎缩、人心混乱的现象,在
1994年02期 No.6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韩钧师;金小平;杜素梅;祖振军;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江苏省铜山县面粉厂的干部职工,针对其他行业人员纷纷经营粮油,国营粮食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新情况,转换机制苦练内功,运用新科技,大力开发新产品,努力发展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年年增长。1988年至1990年创利税326万元;1991年实现利税156万元;1992年实现利税205万元,比91年增长27.3%。铜山面粉厂,这个曾一度被视为落后不能再投资发展的小厂,目前已发展成为5大系列30多种产品的由江燕面粉厂、铜珠精米厂、维桑食品厂、富蕾饲料厂、贵族蛋糕厂组成的江苏维桑怡时特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的固定资产比1987年增长4倍多。成为徐州市六县面粉企业
1994年02期 No.6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柳岸青;
<正>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将会遇到各种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因各种无法预测、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一、财务风险的内容:财务风险主要从价值方面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及处理经济关系中遇到的风险,由于调节、组织、控制资金运动过程中的不确性所造成的损失,表现为目前、将来的费用成本
1994年02期 No.6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陈义贤;刘威;
<正> 跨国公司与国外的公司发生购销业务时,可采用现金直接结算,也可采用赊购或赊销,或者采用签订远期汇率合同方式结算。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由于汇率的波动,总会给公司的购销业务带来外币交易产生的风险。如果公司经理能够比较明了各种结算方式及其产生的对外币交易的影响,那么这种交易风险是能够控制的。本文着重就跨国公司与国外公司发生购销业务时产生的外汇风险计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当公司与国外的公司发生购销业务时,对这笔业务的价值的计量取决于公司的结算方式,
1994年02期 No.6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胡学利;
<正> 在粮食企业已经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形势下,,继续沿用过去的老观念和老办法开展财务工作,势必严重阻碍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县级粮食主管部门的财务工作应该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又该怎样地开展工作,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必须统一和提高对县级粮食主管部门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县级粮食主管部门作为基层粮食企业的主管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对财政拨款和流动资金的调控,为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经济计划,控制费用开支,减少损失浪费等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当粮食企业走向市场之后,原来的财务管理模式显然严重阻碍了企业的
1994年02期 No.6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