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瑞璞;黄云相;姜尚龙;
<正>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粮食企业改革的着力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找到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企业组织制度。本文就此结合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作粗浅的探讨。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确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特征,我们认为,粮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以下基本内容和要求:
1994年06期 No.7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杨锦堂;
<正> 当前,各行各业为加速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力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粮食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繁重,势在必行。一、利益均沾,是粮食企业优化组织结构、走向联合的基础和结合点。粮食行业有其固有的特殊性,负有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双重责任。因此,粮食行业如何走向大市场,应从本行业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引导粮食企业走深化改革之路,已是形势要求,非改革不可。但建立现代粮食
1994年06期 No.70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邓烈文;张靖亚;赵鹏举;
<正> 目前,我省乃至全国的粮食行业,对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处于筹划或试点、准备的阶段。因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操作,仍是一个全新的而又不容回避的课题。本文拟在学习与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粮食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就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谈些粗浅见解。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从明晰产权着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行业实行政企合一,企业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多少自主权,人财物、产供销基本上由行政机构安排,没有什么风险。1984年粮油经营实行"双轨制"以后,为搞活企业,国家采取给企业"扩权让
1994年06期 No.7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林望轩;
<正>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国有粮食企业经过以往的改革,虽然取得成果。但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企业机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根据粮食企业的特点,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是追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广东的初步实践,本文就国有粮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谈点改革的思路。
1994年06期 No.7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章正纲;
<正> 粮食生产是农业产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是自然界物化能量的转移活动。提供能满足粮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维持能量转化的平衡,是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指望不追加必要的物质投入就能够增加粮食收获量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自然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在粮食生产活动中,土地开垦与利用,粮田基本建设,种子改良,生产设备与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技术培训、科技成果推广等都要先投入必要的资金、劳力和物资,然后才会增加
1994年06期 No.7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卞正瑶;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言而喻,粮食购销体制也要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这应当成为广泛的共识。我国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自1985年开始,已近10个年头,进入市场经济客观条件已趋成熟。但是,由于去年年底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市场波动,今年以来的粮价居高不下,又使目前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处于困难境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994年06期 No.7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程宜生;
<正>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粮食购销和销售价格放开以后,时间不长,已经历了1993年底和今年8月份两次较大的波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全不同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发生的波动。各级政府和粮食工作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理顺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体制。一、两次市场波动情况
1994年06期 No.7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权丽萍;
<正> 近年来,粮食生产及价格呈周期性波动,约四~五年为一个周期,这种周期性的变动,使粮食生产者及经营者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任何部门概莫能外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然而粮食生产更具特殊性,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决定整个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由于粮食生产周期长,现货市场的粮价反映的是本生产周期中已经生产出来的粮食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市场供求关系,故不能表明供给调整的数量。因此,现货市场上的粮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
1994年06期 No.70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徐文超;
<正> 谈到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所谓"白纸黑字"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一个合同的明示条款(主要条款)不会太多,其中有些还可能含糊不清。于是学界与法院引用了"默示条款"这一概念,以防止合同的某些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然而,何谓默示条款,法律上语焉不详,如何加以确认,学术界意见不一。笔者认为,默示条款是根据公平合理原则,按照假定的当事人的意思推定出来的条款。当甲乙双方就某一事先未言明事项发生争议时,法院可以假定有丙和丁这样两个通达事理的,且分别与甲、乙
1994年06期 No.70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储敏;
<正> 支票作为支付工具和结算手段被广泛运用的同时,支票遗失现象也时常发生,因此,支票遗失后的法律补救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票据法,本文仅对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作些探讨。一、支票的属性及支票遗失的法律后果支票是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给收款人办理结算或委托开户银行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票据。按其支付方式不同,通常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支票具有两大属性:一是支票是无因证券,支票一经签发,支票签发人即负有支付与票面额等值货币的义务,并且无权要求持
1994年06期 No.70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马伯仁;
<正> 一、企业精神是企业之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已的精神支柱。同样,一个企业也应该培育具有本企业物色的企业精神。没有精神支柱的企业,犹如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是不可思议的。所谓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建立在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群体意识,它融合了社会责任、企业目标、职工的思想、信念、作风、、情操等要素,是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道德、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企业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强烈的时代性,企业精神属上层建筑领范畴,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因而具有强烈的
1994年06期 No.7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陆关荣;
<正>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当前形势下,象过去那样统管不行,完全撒手也不行。面对粮食放开的新情况,粮食企业何去何从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国有粮食企业担当着粮食收购、供应、储存、调运等方面的职能,担负着保证军需民食、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重任,粮食企业不能撤,不能散,不能乱是肯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从1993年开始全国放开了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了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实践证明,因为国有粮食企业的职能和任务不变,所
1994年06期 No.70 37-3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沈昌宝;吴庆行;
<正> 如今对于粮食企业推行国有民营的问题,系统内外颇有议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是粮食企业特别是基层站店转换机制走出困境的最好形式,是一帖救死还生良药。也有的认为国有民营造成了国家资产流失、企业声誉下降,经营放任自流,社会职能难于贯彻,是一切弊端的根源。笔者根据余杭市一年多来实践,谈些看法,以求共识。
1994年06期 No.7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王正平;尹春友;
<正> 盐城市粮办工业近年来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今年上半年开始出现生机,产值稳定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6285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25.4%。8个县(市、区)和市直,除个别县比去年同期下降外,其余均有增长;销售形势趋好,实现销售收入60875万元。若剔除今年销售收入指标不含销售税金因素,销售收入增幅同口径比较可达30%左右;综合效益提高。实现利税1506.1万元,同比增31.7%,其中利润757.3万元,如剔除增值税因素,同比增长20%以上。盐城市粮办工业步入市场经济后,特别是今年以来,面临五大制约因素:一是新税制实施,
1994年06期 No.7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王锁福;
<正> 由泰国正大集团,上海大江有限公司,武进县粮食局饲料公司,武进县多管局畜牧公司4家合资,共同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联合兴办的常州大江畜禽饲料公司饲料项目于去年7月正式竣工投产。这是一个年产20吨级全价畜禽颗粒饲料的现代化大型饲料企业,其生产规模全省最大,其设备性能全国最先进。通过该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奋力开拓,顽强拼搏,最近该公司已平稳地渡过了新办企业的艰难时期,步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仅今年8.9两个月该公司就产销全价畜禽颗粒饲料17688吨,实现销售收入2958万元,利润213.5万元,使合资企业的合
1994年06期 No.70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