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 美国信用体系的构架及其特点——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考察报告(一)

    陈文玲

    美国的信用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各类信用服务公司、市场对信用产品的巨大需求。报告详细地介绍了此三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并对美国信用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2003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商贸流通业应对入世发展对策研究——以南京市商贸流通业为例

    张为付,马野青

    加入WTO后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商贸企业集团的进入不仅打破了现有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给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带来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国内商贸企业带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学习机遇。本文首先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业的作用和地位,以南京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例,对商贸流通业的现状和外资商业企业进入南京后的市场效应进行评估,最后对南京商贸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3年0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流通渠道

    张春法,刘宁,韩耀

    基于Internet的现代化网络和信息技术,缩短了生产与消费的时空距离,为制造商及中间商的低成本销售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使消费者能够更为便捷、经济地获取产品及服务。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直接渠道的现实演进是制造商、中间商和消费者共同和一致的要求。随着网上交易技术的进步,交易范围和交易主体的扩张,直接渠道还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2003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我国信息产业的贸易政策

    龚丽娜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应采取的贸易政策取向。

    2003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制造基地的基础和条件

    石奇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皆以加工工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的调整线路又比较接近,由此导致各城市之间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展开激烈争夺。但也应该看到,"重复建设"不仅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竞争局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而言,如能得到正确引导,"重复建设"还会成为走集群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道路的重要基础。而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也表现出了产业间水平分工和集群发展的趋势。本项研究表明,区域内经济结构虽然相近,但发展水平却存在地域差异,这为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也为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制造中心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003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加快发展江苏个体私营经济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

    吴先满

    本文以新世纪新阶段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背景,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概括性地论述了加快江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目标与任务,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加快江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以及具体的对策措施,从中引伸出一些有关江苏个私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再认识。

    2003年01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

    吴群,徐萍

    本文以人均GDP为分析指标,采用标准差、离差系数、偏态系数来描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各市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的离差、比率、相对发展率等来描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然后根据标准差与GDP增长率的散点图,经过曲线拟合,求出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并对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缩小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2003年0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江苏农业竞争力——现状、挑战与提升的现实途径

    吴进红,蒋乃华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农业竞争力无疑将对一国竞争力的强弱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为此,客观认识江苏农业竞争力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江苏农村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切而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拟就此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2003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孙中山农业经济思想探析

    秦兴俊

    孙中山认为,发展中国农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一是要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农业;二是要广泛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是孙中山农业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

    2003年01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俄罗斯粮食经济的复兴及其启示

    朱明德,王静美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粮食经济开始走出困境的背景与现状。分析了俄罗斯实行粮食市场化、国际化与私有化改革以来粮食生产、流通等领域发生变化的政策原因及其建立世界粮食出口大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指出俄罗斯发展粮食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当前我国的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启示作用。

    2003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我国彩票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杨银海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彩票业获得快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了彩票业的现状,随后对彩票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2003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症结及治理

    郭晓东

    本文从市场均衡的一般原理出发,对乡镇债务均衡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进行了一般解释。以此为线索,结合乡镇债务波动的实际表现,文章指出乡镇债务危机的症结在于:行政缺陷导致乡镇债务需求膨胀;财政缺陷导致乡镇债务供给不足。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对乡镇债务危机的治理途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003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关于税收在当前收入公平分配中的局限性分析

    周国良

    就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现实情况来看,既有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竞争机会不均等的原因,也有再分配领域收入调控手段失灵的原因,还有税收分配领域管理低效方面的原因。税收面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收入严重不公,由于其中性原则的运用,在公平分配的实现上是无力的,社会应打造初次分配的公平基础;面对再分配领域的收入分配不公,应健全税收调节体系,规范税收分配机制,强化税收的公平调节功能;面对税收分配领域里的低效性,应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

    2003年01期 63-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性质看内部会计控制创新

    吴艾莉,娄权

    本文首先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然后探讨内部会计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最后建议引入VAR技术和RAROC模型,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2003年0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关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曲国霞

    在实际经济业务中,对于企业合并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由于权益法的弊端,而宣布禁止使用权益结合法,改为全部使用购买法。中国由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权益结合法正在兴起。对于中国企业合并方法的选择,以及对企业信息真实性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2003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研究

    肖凯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是会计理论的重要方面。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在新的会计环境中趋向于融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也随之趋于一致。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主要涉及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方面,未来的会计计量模式将以多重计量属性和多元计量单位并存为主要特征,公允价值与非货币计量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2003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电子格式合同效力的实证论析

    刘满达

    文章在考察了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缔约形式的影响后认为:(1)电子格式合同(如拆封合同、按键合同)已成为软件业乃至整个新经济的基本交易形态,并给传统合同法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应在法律效益原则的指引下,突破传统要约与承诺的狭窄、僵固模式,赋予电子格式合同以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3)电子格式合同同样应满足一般合同法上诚信和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4)根据电子商务的特性,对电子格式合同公正性的检测,其着眼点应是程序公正,以程序公正实现实体公正。

    2003年01期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电子支付问题

    程宗璋

    电子商务的资金转移主要通过电子商务在线,电子商务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传输信息内容的不同,可以把互联网上支付系统分为非数字现金支付系统和数字现金支付系统。由于运作模式的不同,各种支付系统在安全性、风险性和支付效率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我国日益市场化和商务电子化的过程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是健全市场环境的理性选择,支付与信用问题永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支付系统的特点及风险、电子支付的类型和过程以及电子商务中与支付有关的银行信用问题作了相关的分析研究。

    2003年01期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对当代国际私法学说的再认识——兼论我国国际私法学说的创立

    徐文超

    对当代国际私法学说及其实践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国际交往互利说"缺乏国际互动的条件,无法运作。"利益增进说"才是合乎我们需要的国际私法学说。

    2003年01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从国际经济新秩序角度看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陈启明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由来已久,而现行WTO体系对国际经济新秩序虽有所回应,但是在范围和效果上都极为有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依照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对WTO体制进行改造,多边贸易体制才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否则WTO体制将很可能逐步走向没落。

    2003年01期 98-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略论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的法律制度

    郑志

    我国已经加入WTO,应履行所承诺的开放电信领域的义务,而目前我国相关的立法还存在着许多限制,许多政策前后矛盾。在以后的立法中,应通过法律与规章两个层面的互动来保证立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2003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中国国际贸易法学的新开拓——评沈木珠教授新著《国际贸易法研究》

    杨克

    沈木珠教授新作《国际贸易法研究》是一部深入浅出,系统论述国际贸易法理论并自成体系的研究型教材;一部反映其深厚学术底蕴并切实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在国际贸易法领域不断探索的具学术精神和学术个性的专著;一部让广大学生和法律工作者受益匪浅,同时也为我国国际贸易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意见及建议的理论述作。本文仅从一个侧面论述《国际贸易法研究》的三大价值:顺应时代发展创立我国国际贸易法研究体系;不仅从法律学的视角,也结合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应如何充分运用国际规则开展对外贸易的实际问题;自始至终有效地挑战传统理论,自始至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衡平权益。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很好的理论著作。

    2003年01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