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湖炜;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化解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基于2005年和2012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且过剩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采用工具变量回归分析和联立方程组模型克服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将创新方式细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及模仿创新后发现,自主创新活动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地消除过剩产能,合作创新的效果次之,而模仿创新并不具有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因此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强化自主品牌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创新,是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
2017年04期 No.206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 金银亮;
首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工资差异的变动趋势,进而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并结合相关分解方法分析省际工资差异的来源构成以及导致省际工资差异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工资差异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自从2003年以来,各省份之间的工资差异程度在逐渐降低;(2)在工资差异的来源构成中,最主要的因素有3个,即第三产业比重、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劳动生产率,三者的贡献之和达到了近90%;(3)促使省际工资差异程度降低的因素为产业结构、就业规模和开放程度,而受教育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则是促使省际工资差异程度提高的因素。
2017年04期 No.206 18-2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李玉琴;陈颖;戴一鑫;
利用2006—2014年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将工业行业归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基于工业行业异质性,利用SYS-GMM方法研究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业行业中,环境规制正向作用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负向作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政府应充分考虑工业行业的异质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以更好地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2017年04期 No.206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王定星;
地方政府治理特别是地方官员的治理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刻画市委书记的选拔来源,深入探讨地方官员特征对公共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本地提拔的市委书记会显著减少当地中小学教师人数、扩大建筑业产值并增加实铺道路面积,这个结论与官员的天然感情因素和本地知识无关。有市长经历的市委书记会显著减少科教支出比例和中小学教师人数,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本地晋升的市委书记会增加中小学教师人数但也会减少环境治理投资额。用Wild聚类自助t统计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这一结论依然显著。为此应该自上而下设计多元化、动态的官员考核机制,这样本地提拔的官员才会真正增加民众福利,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地方治理的优越性。
2017年04期 No.206 3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黄波;王满;吉建松;
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产减值的视角研究了"洗大澡"行为(1)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不同机构投资者监督下两者关系的差异。研究表明,"洗大澡"行为会加重费用粘性,在资产减值准则变更后"洗大澡"行为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减弱,而机构投资者监督对"洗大澡"行为和费用粘性的关系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
2017年04期 No.206 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刘骅;张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以P2P网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风险,对其信用风险识别与预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P2P网贷平台为例,在审计"免疫系统"分析框架下,构建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集成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0个P2P网贷平台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审计治理策略。
2017年04期 No.206 59-6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袁卫秋;朱红;
以2010—2016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持有现金的经济后果——公司投资的视角,考察公司治理对超额持有现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司超额持有现金下的投资行为并不必然与代理理论的观点相一致,进而得出公司治理水平只在超额持有现金水平高的公司中,才能对过度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提高现金持有价值来实现的,而这在超额持有现金水平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以上的研究打破了学者们对代理理论的认识误区,较为全面的考察了超额持有现金与公司投资间的关系,并为理解治理机制的适用性和作用机理提供了实证资料,为公司适当改动治理机制做出了决策建议。
2017年04期 No.206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魏倩;庄媛媛;郑妍妍;
运用中国家庭住户收入项目调查数据(CHIP),实证分析"关系"这一寻职途径对寻职效率和寻职效果的影响。在控制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和受教育年限等其他影响寻职效率和寻职效果的因素之外,研究发现,在我国,利用亲戚好友帮助等"关系"进行寻职会增加寻职者的寻职时间、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满意度;反而正规寻职途径对提高劳动者的寻职效率和寻职效果更有帮助,这一结论对重新认识我国鉴于"人情型"社会的寻职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2017年04期 No.206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刘志红;王利辉;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私营、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之一,其公共经济学研究项目中的工作论文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相关研究主题和方法的前沿发展方向。鉴于此,采用NBER工作论文数据库中1990—2015年的统计数据,从定量与定性角度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公共经济学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范围从税收和政府支出拓展到教育(投入的效率和产出)、监管(环境、房地产和金融等)、老龄化问题以及医疗保障等领域;虽然对个人税收问题日益关注,但研究重点逐渐从税收转向政府支出;行为财政学、社会保障和宏观经济事件的影响已构成近期研究的三大主题;微观计量方法、结构化模型的广泛应用以及实验经济学实验和实地实验的兴起,使其研究方法不断趋于完善,并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017年04期 No.206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杨林;刘娟;陈吉玲;
在日益复杂不确定环境下,跨界成长日益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着重围绕企业跨界成长这一主题进行系统性文献回顾和研究述评,首先对跨界成长相关概念、测量指标进行内涵界定和维度辨析,然后从不同学科视角梳理跨界成长的发展脉络,最后通过阐述企业跨界成长研究基础、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构建企业跨界成长研究模型,并对未来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2017年04期 No.206 9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