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平;杜克锐;鄢哲明;
利用1992—2012年71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统计数据,从全球视角检验了低碳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收入水平对低碳技术创新的碳减排作用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1)低碳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作用并非线性,两者的关系会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在低收入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高收入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碳减排作用;(2)低碳技术创新的碳排放抑制作用随收入不断增强的过程是平滑转换的;(3)在碳减排渠道方面,低碳技术创新具有提升能源效率和抑制能源结构碳强度的作用,并且收入水平在两个渠道中存在不同的门槛效应。因此,低收入国家应积极设计并实施鼓励低碳技术落地应用的政策,应采取措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在国家间的扩散,且全球范围内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亟待进行一场根本性变革。
2018年06期 No.214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杨君;许月丽;吕品;
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最新数据测度了42个国家和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然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基于嵌入环节异质性视角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且两者差距在扩大;发达国家前向和后向嵌入全球价值链均导致了资本回报率下降,但因存在规模扩张效应而提升了资本回报额;发展中国家仅后向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促进资本回报率和资本回报额增长,但"低端锁定"会导致资本回报率提升效应难以长期存续;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本回报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但资本回报率增长仍存在"低端与后向嵌入依赖"的特征。
2018年06期 No.214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 侯方淼;蔡婷;杨怡心;
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借鉴Koopman价值链参与度等指数以及OECD数据库测算隐含碳排放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对外贸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测算评估,实证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主要影响路径是通过贸易规模间接影响贸易隐含碳排放,并且这条路径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远远超过了直接影响效应和通过技术效应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最后提出提升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地位、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和着重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等相关对策建议。
2018年06期 No.214 2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刘刚;张友泽;袁红展;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以2006—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及其空间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具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能力,但在样本期间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推动,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效果尚未显现,在城市群间表现出较强的负向溢出效应,体现出城市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增加间接融资形式,缓解金融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改善政府投入地域的均衡性,并鼓励大型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在边缘城市设立生产中心,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18年06期 No.214 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 余子鹏;金晶;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具有技术外溢性强、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和风险高的特征。物质资本及研发投入是创新的依托力量,资本结构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战略,经营宗旨不同的资本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形成差异性效应;人力质量是技术创新的智力来源。收集1998—2016年数据,核算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不同资本的质量,分析发现:国有资本、人力质量分别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质量不高的外商资本对国有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其他资本、贸易等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有负向影响。我国必须坚守自主研发战略定力,发挥国有资本战略主导作用,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其他资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挖掘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以绿色、智能等技术革命引领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
2018年06期 No.214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李恩柱;李明;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如今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危行业具有危险等级高、事故发生频率高、事故损失大等特点,所以在寻求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过程中,高危行业无疑是重点关注对象。研究高危行业独立董事特征对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以期找到有利于提高高危行业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因素,然后付诸实践,从根本上减少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量。实证结果获知:高危行业中独董规模、女性独董规模与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但前者关系不显著;独董物质激励水平、独董工作地点与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
2018年06期 No.214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朱应皋;何亚萍;钱柯;孙思远;
立足于我国中低档星级酒店发展现状,以现有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并依据区域酒店竞争力影响要素构建区域中低档星级酒店竞争力动态评价模型,选取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中低档星级酒店为研究样本,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及问卷调查所获取的2007—2016年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SPSS21. 0统计软件等方法对省域中低档星级酒店竞争力进行动态演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省域中低档星级酒店竞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两极化现象明显。聚类结果又发现,我国省际区域中低档星级酒店竞争力差异明显,且由2007年的梯形,逐渐向2016年的橄榄形演化。
2018年06期 No.214 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伍蕾;谢如冰;唐榆茜;
质量管理研究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与以往学者聚焦在其内涵与特征、评价与测量、对策与影响的研究不同,针对近年来我国饭店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反而出现下降趋势的"逆反"现象,提出"服务质量悖论"理论。通过面对面结构访谈和NVIVO分析软件,从酒店员工与组织的匹配程度以及工作认知、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与心理契约、饭店行业的本质属性与行业变迁、管理团队的组织学习与组织氛围四个方面寻求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职场社会支持、组织学习、价值共创与跨界融合等建设性化解策略,对提升我国饭店行业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2018年06期 No.214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