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琳;娜梅雅;宋培;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构造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将网络基础设施以资本扩展型技术进步纳入模型并阐明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机理,指出当消费替代弹性较低、中间工业品部门的要素替代弹性高于其他中间品部门时,网络基础设施有助于推动中间工业品部门资本深化,提高货物部门的生产水平,促使服务部门的产值份额不断上升,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采用2006—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冲击展开实证评估,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的经济结构转型效应在不同市场环境和城市层级下具有明显差异;机制检验发现,以资本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机制与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融合机制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渠道。
2023年05期 No.243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 邱志萍;蒋鹏程;刘举胜;
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成为驱动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重要引擎。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跨期DID模型,实证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所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在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该结论在PSM-DID估计、异质性处理效应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仍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更大规模、非资源型和交通便利型城市的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更强,对批发零售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衰减边界为500公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发国内市场需求、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技术扩散来实现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研究结论为加快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和优化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可行的政策参考。
2023年05期 No.243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 范小敏;徐盈之;
近年来,高铁网络的快速覆盖持续降低要素流动成本,为要素的集聚提供了重要驱动力,而集聚经济往往在污染减排方面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产业集聚视角挖掘高铁开通影响工业污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是高铁开通实现工业减排的重要机制。(2)高铁开通的产业集聚效应因城市的地理区位、经济规模、就业密度以及污染强度不同存在显著差异。(3)高铁开通提升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同时产生空间上的负向溢出效应,但在提升本地制造业集聚的同时产生了空间上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导致高铁开通在降低本地污染强度的同时对邻地的污染状况产生正向溢出。(4)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高铁开通产生集聚减排效应的重要原因。
2023年05期 No.243 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